除饮食外,甲减患者需重点关注药物管理、生活习惯、病情监测三大核心,通过多维度调节减轻症状、维持甲状腺功能稳定,降低并发症风险。
甲减需长期补充甲状腺激素(如左甲状腺素钠片),药物服用的规范性直接影响疗效,需注意以下 3 点:
- 固定服药时间与方式:建议每天早餐前 30-60 分钟空腹用温水送服,避免与牛奶、豆浆、浓茶、咖啡同服(间隔 1-2 小时),防止影响药物吸收。
- 不擅自调整剂量:切勿因症状减轻就减量、停药,或因症状未缓解就加量。剂量不当可能导致心慌、失眠(过量)或乏力、怕冷加重(不足)。
- 告知医生用药史:若需服用其他药物(如补铁剂、钙片、抗凝药),需提前告知医生,部分药物可能与甲状腺激素产生相互作用,需调整服用间隔。
通过调整日常习惯,可改善甲减带来的疲劳、代谢慢等问题,具体包括 3 个方向:
- 合理运动,避免过度劳累
- 选择低强度、温和的运动,如快走、瑜伽、太极拳,每次 30 分钟左右,每周 3-4 次,帮助促进代谢、改善乏力。
- 避免高强度运动(如长跑、高强度间歇训练),防止因体力不支引发头晕、心慌,加重身体负担。
- 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 甲减患者基础代谢低、产热少,易怕冷,需根据天气及时添衣,尤其注意手脚、腹部保暖,避免长期处于寒冷环境(如长时间吹空调)。
- 规律作息,管理情绪
- 保证每天 7-8 小时睡眠,避免熬夜,长期睡眠不足可能加重疲劳、影响激素调节。
- 减少焦虑、抑郁情绪,可通过听音乐、社交、冥想等方式放松,情绪波动可能间接影响甲状腺功能,导致症状反复。
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是调整药物剂量、评估病情的重要依据,需做到 2 点:
- 固定复查频率
- 刚确诊或调整药物剂量时,建议每 4-6 周复查 1 次甲状腺功能(TSH、FT3、FT4)。
- 指标稳定后,可延长至每 6-12 个月复查 1 次,避免长期不复查导致剂量偏离。
- 记录症状变化
- 日常可简单记录乏力、怕冷、体重、睡眠等情况,复查时带给医生,帮助医生更精准判断病情,比如 “近 1 个月怕冷减轻,但夜间偶尔心慌”,可能提示需微调剂量。
甲减患者长期代谢异常,需警惕 2 类并发症,提前做好预防:
- 心血管问题:甲减易伴随血脂升高、心率减慢,需定期监测血脂、血压,若出现胸闷、胸痛、头晕,及时就医排查冠心病、心律异常。
- 黏液性水肿昏迷:这是甲减严重并发症(少见),多因感染、寒冷、停药等诱发,表现为体温过低(<35℃)、意识模糊、呼吸困难,需立即急诊治疗,日常需避免诱发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