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查询网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首页 >健康养生 >养生 > 浙江中医药大学汪仪团队发现内侧隔核胆碱能神经元在癫痫后认知障碍中作用机制

浙江中医药大学汪仪团队发现内侧隔核胆碱能神经元在癫痫后认知障碍中作用机制

0次浏览 | 2023-05-19 10:24:48 更新
来源 :互联网
最佳回答
本文由作者推荐

简要回答

认知障碍是癫痫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严重影响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1]。认知障碍也是癫痫患者远期不良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迄今没有有效的药物和治疗手段。阐明癫痫中认知障碍的机制及寻找干预手段是目前研究的重点方向。

详细内容

  • 01

    海马既是颞叶癫痫(耐药率较高的一种癫痫类型)常见灶点,也是调节认知功能的高级中枢,被认为与癫痫后认知障碍存在潜在相关性[2]。其中海马的活性受到来自内侧隔核(medial septum, MS)胆碱能的神经支配[3, 4],可参与空间学习记忆以及如theta节律等多种生理性神经网络功能[5-7]。来自中国浙江中医药大学汪仪团队既往研究发现,内侧隔核胆碱能神经元可通过长投射到海马的直接通路,增强生长抑素亚型的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功能,从而发挥有效的抗癫痫发作的作用[8]。然而,内侧隔核胆碱能神经环路在癫痫后认知障碍中的作用和机制仍不明确。

    浙江中医药大学汪仪团队发现内侧隔核胆碱能神经元在癫痫后认知障碍中作用机制 " />
  • 02

    近期,浙江中医药大学汪仪团队联合浙江大学方嘉佳团队以及青岛大学王颖团队在《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上发表了题为“Activation of medial septum cholinergic neurons restores cognitive function in temporal lobe epilepsy”的研究,其从临床和基础两个层面揭示了内侧隔核胆碱能神经元参与颞叶癫痫后认知障碍的关键作用,为癫痫后认知障碍的“胆碱能假说”提供实验依据,其有望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干预手段和潜在药物靶点。

    浙江中医药大学汪仪团队发现内侧隔核胆碱能神经元在癫痫后认知障碍中作用机制 " />
  • 03

    汪仪等首先分析了颞叶癫痫患者的临床核磁共振成像数据,发现伴有海马硬化的颞叶癫痫患者存在认知水平下降的现象,且其内侧隔核体积减小。相关性分析发现,患者记忆商与内侧隔核体积以及内侧隔核与海马之间的纤维连接呈较弱的正相关,这提示颞叶癫痫患者的认知障碍可能与内侧隔核的功能有关。接着建立了海人藻酸诱发的颞叶癫痫小鼠模型,发现其在慢性自发期发生认知功能下降,内侧隔核胆碱能神经元缺失,且海马中释放的乙酰胆碱(主要来自内侧隔核)也明显减少。提示内侧隔核胆碱能神经元可能在癫痫及癫痫后认知障碍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进一步探究内侧隔核中胆碱能神经元在癫痫后认知障碍中的作用,在ChAT-Cre转基因小鼠内侧隔核转染Caspase-3病毒,特异性清除内侧隔核胆碱能神经元,这可导致小鼠发生认知功能障碍。因此猜测特异性激活内侧隔核胆碱能神经元很有可能改善癫痫后的认知功能障碍。为验证该猜测,进一步在ChAT-Cre转基因小鼠内侧隔核表达药理遗传学病毒hM3Dq,发现特异性激活内侧隔核胆碱能神经元能够有效逆转海人藻酸诱发的慢性颞叶癫痫小鼠模型空间记忆和新事物识别方面的障碍。同时,引入了海马电点燃诱发的颞叶癫痫模型,并在内侧隔核胆碱能神经元表达光遗传学病毒ChR2,这一次同样发现小鼠出现明显的认知功能障碍,且特异性激活内侧隔核胆碱能神经元能够有效逆转空间位置记忆和新事物识别障碍。因此得出内侧隔核胆碱能神经元是调控癫痫后认知障碍的潜在特异性靶点。为进一步探索内侧隔核胆碱能神经元改善癫痫后认知障碍的机制,在ChAT-Cre小鼠内侧隔核中表达ChrisomR(红光响应的阳离子通道),使其内侧隔核胆碱能神经元能够被光遗传学激活,同时在背侧海马表达乙酰胆碱的分子探针(ACh3.0),并通过光纤记录监测背侧海马乙酰胆碱的释放情况。结果发现,当特异性激活内侧隔核胆碱能神经元时,背侧海马中乙酰胆碱释放出现实时增加,这提示内侧隔核胆碱能神经元可能通过海马投射并增加释放乙酰胆碱来改善癫痫后认知障碍。

    浙江中医药大学汪仪团队发现内侧隔核胆碱能神经元在癫痫后认知障碍中作用机制 " />
  • 04

    综上,实验运用核磁共振成像、微透析、光/药理遗传学、光纤记录等技术解析内侧隔核胆碱能神经元在癫痫后认知障碍中的作用及特征,并阐明相关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干预手段和潜在药物靶点。但是实验中对颞叶癫痫模型小鼠行为学测试,并不能模拟对临床患者记忆商的测试。内侧隔核胆碱能神经元存在乙酰胆碱和γ-氨基丁酸的共释放,而只分析了海马中乙酰胆碱的释放。此外,释放的胆碱递质如何改善癫痫后认知障碍,其下游调控的精确细胞机制及受体机制并未完全阐明。这些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

尿酸高的身体表现
尿酸高的身体表现分“无症状期”和“有症状期”,早期可能无明显不适,随尿酸持续升高或结晶沉积,会逐渐出现关节、肾脏等相关症...
有哪些食物是高嘌呤食物?
高嘌呤食物指每100克嘌呤含量>150毫克的食物,长期大量摄入会直接增加尿酸生成,高尿酸患者需严格限制或避免。动物内脏类...
尿酸高是怎么引起的?
尿酸高的核心原因是“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减少”,也可能是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核心成因:生成与排泄失衡尿酸生成过多:体内...
怎样降低尿酸?
降低尿酸的核心是“减少生成+促进排泄”,通过饮食、运动、生活习惯调整,必要时配合药物,可将尿酸控制在理想范围(男性<42...
高尿酸患者应该如何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
高尿酸患者选运动的核心是“温和有氧+避高冲击”,优先选低强度、能持续的运动,避免诱发尿酸波动或关节损伤。优先推荐的运动(...
低嘌呤饮食详细清单
以下是一份低嘌呤饮食详细清单:主食类精制谷物:大米、白面、糯米等,嘌呤含量极低,可正常食用。全谷物:燕麦、糙米、玉米等,...
高尿酸患者应该如何控制体重?
高尿酸患者控制体重的核心是“缓慢减重+低嘌呤适配”,避免快速减重引发酮症升高尿酸,通过饮食、运动和习惯调整稳步达标。饮食...
管好尿酸护全身
我国高尿酸血症患病率超10%,且呈逐年升高、年轻化趋势。不少人因无症状忽视干预,长期高尿酸会形成痛风石,损伤关节功能,还...
牙龈萎缩干预行动清单
牙龈萎缩干预行动清单核心原则:先控制病因阻止萎缩进展,再根据严重程度针对性护理或治疗,全程结合口腔清洁与定期复查。轻度萎...
牙龈萎缩能逆转吗?
牙龈萎缩无法完全逆转,但通过及时干预能阻止其进一步发展,轻度萎缩可通过护理改善症状。关键核心逻辑牙龈和牙槽骨一旦受损萎缩...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百科查询网所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若因此产生任何纠纷作者本人负责,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CopyRight©1999-2022 www.chaxunla.com All Right Reserved 闽ICP备202511202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