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查询网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首页 >健康养生 >养生 > 手术切除“胆囊”,会有哪些后遗症?医生讲出大实话,看完明白了

手术切除“胆囊”,会有哪些后遗症?医生讲出大实话,看完明白了

0次浏览 | 2023-04-25 09:11:49 更新
来源 :互联网
最佳回答
本文由作者推荐

简要回答

王女士吃了麻辣火锅后,感觉右上腹部疼痛难忍,于是就去医院就诊,通过检查发现胆囊要比正常人大很多,原来是胆囊内有多发的结石。
医生诊断为胆囊结石引起的急性胆囊炎,建议他切除胆囊,但是王女士却非常反对,认为胆囊里面有结石,胆囊却没有坏,好好的胆囊不应该被切掉,应该输液治疗。
所以就没有切除胆囊,但是到了第2天晚上,王女士疼得更厉害了,再次去医院检查,却发现胆囊的结石掉进了胆总管,引起了急性堵塞性化脓性胆管炎。
经过治疗之后,王女士最终脱离了生命危险,胆囊有哪些作用呢?手术切除胆囊后会有哪些后遗症呢?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详细内容

  • 01

    01
    胆囊的作用有哪些?
    胆囊位于右下方的肋骨处,在肝脏的下方,大小为8~12厘米,宽度为3~5厘米,虽然胆囊不起眼,但对人体的作用非常重要,具体如下。
    分泌黏液
    胆汁有很强的腐蚀性,因为胆囊黏液的存在,所以胆囊是胆汁的储存器官,胆囊每天可以分泌大约20毫升左右的胆囊黏液,胆囊黏液是为了保护胆道黏膜不受胆汁的侵蚀和溶解。
    浓缩胆汁
    胆囊能将胆汁储存在其内部空间中,还能对胆汁进行浓缩,吃了油腻的食物后会刺激胆囊的收缩,将浓缩的胆汁集中释放在肠道中,帮助人体进行消化,减少脂肪的堆积。
    储存胆汁
    胆囊是体内重要的消化器官,被称为是胆汁仓库,人体在进行胆汁分泌时,主要是通过肝脏合成分泌出的胆汁,需要暂时储存在胆囊中。

  • 02

    02
    手术切除“胆囊”,会有哪些后遗症?医生讲出大实话,看完明白了
    虽然说胆囊的功能没有肝脏和肾脏那么重要,但也不是可有可无的存在,如果将胆囊手术切除之后,可能会给健康带来多个副作用。
    增加患胆总管结石的风险
    胆囊是胆管的一个支流,能够帮助减轻胆管压力,切除胆囊之后,胆管就失去了这个支流,会造成胆管内压力变大,引起胆总管扩张。
    胆总管扩张后,内径会变大,胆汁在胆总管中滞留的时间会变长,增加胆总管结石的风险,而且切除胆囊后,会导致胆盐和胆汁酸的浓度降低,增加胆总管结石的风险。
    消化不良
    切除胆囊后会引起消化不良,出现腹痛,腹胀,腹泻等症状,因为胆囊切除了,人体不能提供足够的胆汁,用来消化的胆汁浓度降低,会使一部分食物无法充分消化。
    切除胆囊的人吃了油腻的食物之后会出现腹部不适,看到油腻性的食物也会有厌恶感,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情况会得到改善,所以不用太担心。
    反流性胃炎
    切除胆囊之后,湿还能正常分泌,但是分泌量会降低,不能正常浓缩,摄入食物后正常的消化就会受到影响,尤其是吃了难消化的食物,会出现腹胀腹痛等。
    切除胆囊的患者在手术后还会出现明显的胆汁反流症状,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反流性胃炎的发病风险增加。
    长时间右肩放射性疼痛
    切除胆囊之后,胆汁无法被浓缩,沉积在胆总管内,久而久之胆汁会变浓稠,继续沉积形成结石的现象。
    在进行胆囊切除手术之前,右侧的神经就已经受到了压迫,手术之后身体的某些症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还会出现右肩疼痛的情况。

  • 03

    03
    呵护胆囊,牢记3点
    换季时避免着凉
    秋冬季节一定要注意保暖,因为胆囊也怕冷,尤其不要腹部着凉,不然会刺激迷走神经,引起胆囊剧烈收缩,对胆囊的健康很不利。
    保持合理体重
    肥胖是诱发胆囊疾病的一大因素,所以想要胆囊健康的话,就要控制体重,平时要多运动,运动时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每周、每日运动计划表。
    健康饮食
    饮食上一日三餐要按时吃,并且不要暴饮暴食,同时还要控制脂肪性食物的摄入,尤其是有慢性胆囊疾病的患者,尽量避免油腻饮食。

哪些人群更容易患非典型心绞痛?
非典型心绞痛的发病人群具有明显特征,核心与“对心肌缺血的感知异常”“冠状动脉病变类型特殊”相关,以下几类人群是高发群体,...
典型心绞痛和非典型心绞痛的区别有哪些?
典型心绞痛与非典型心绞痛的核心区别,在于症状是否符合“心肌缺血相关的特异性表现”,二者在诱因、部位、性质、持续时间、缓解...
典型心绞痛的特点有哪些?
典型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暂时缺血、缺氧所引起的胸痛症状,其表现具有明显的“特异性”,可通过诱因、部位、性质、...
定期监测心绞痛的指标有哪些?
定期监测心绞痛的核心目标是评估病情稳定性、药物疗效、排查并发症风险,需结合“基础指标+心脏专项指标”定期检查,具体可分为...
如何进行长期预防控制心绞痛?
心绞痛的长期预防控制核心是“控制危险因素、保护心血管、延缓病情进展”,需通过“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定期监测”三管齐下...
心绞痛如何处理?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暂时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以胸痛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若处理不及时可能进展为急性心肌梗死...
如何通过饮食调节肠道菌群?
通过饮食调节肠道菌群是最安全、最易坚持的核心方式,核心逻辑是**“为有益菌提供‘食物’,减少有害菌的‘养分’,同时避免破...
哪些因素会影响肠道菌群的平衡?
肠道菌群的平衡是动态且脆弱的,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生活习惯、生理状态等多种因素的干扰,导致有益菌减少、有害菌增殖或菌群多样...
肠道菌群对健康的影响
肠道菌群是定植在人体肠道内的微生物群落总称,包含细菌、真菌、病毒等数千种微生物,其数量远超人体自身细胞总数。这些菌群与人...
心脏绞痛别硬扛,分清类型早处理
我国冠心病患者超1100万,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危险极高,即使休息时也可能发作,甚至引发心梗。而稳定型心绞痛多在运动后发作...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百科查询网所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若因此产生任何纠纷作者本人负责,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CopyRight©1999-2022 www.chaxunla.com All Right Reserved 闽ICP备160004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