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查询网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首页 >健康养生 >养生 > 人被拿掉哪些器官不会死?身体的5个“无用”器官,你知道几个?

人被拿掉哪些器官不会死?身体的5个“无用”器官,你知道几个?

0次浏览 | 2023-05-09 10:41:27 更新
来源 :互联网
最佳回答
本文由作者推荐

简要回答

“人体是大自然中最完美的事物”,这是达芬奇的经典名言。
但事实上,一些人体部位在退化后早已失去了用途,显得多余不说,还可能给我们带来新麻烦。
关于人体组织的奥秘需要去探索,了解哪些器官是没有用的,在出现这些器官病变的时候如有必要,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去除,以免身体健康受到影响。身体哪些器官作用不大,切除也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呢?不妨了解一下。

详细内容

  • 01

    人体的主要器官
    1.脑:其是人体的神经中枢主思考。
    2.心脏:其是将血液推送的器官,主要为各种组织器官来提供氧和养分,且能代谢产物循环。
    3.肾脏:其是产生代谢产物,且通过尿液的形式排出。
    4.肝脏:其有代谢和解毒的功能。
    5.胃和小肠是消化吸收的器官。
    6.大肠:其具有储存和排泄粪便的功能。
    7.肺主要是呼吸的功能。

  • 02

    人体器官为何不能再生?
    人体器官的产生靠的是细胞的分化,而细胞的分化是在胚胎时期运作的,过了这段时期人产生了完整的器官会分化的细胞就没用了,需要的是会分裂的细胞再组成人体。
    所以,现在人的细胞只会分裂产生新细胞来替换旧细胞,以及治愈伤口,但是却不会分化产生器官了。

  • 03

    人被拿掉哪些器官不会死?身体的5个“无用”器官,你知道几个呢?
    1.扁桃体
    扁桃体也是器官的一部分,生长的位置比较特殊,但如果扁桃体持续发炎,出现慢性扁桃体炎,可以通过摘除扁桃体来缓解。否则该部位的慢性感染和炎症会继续发展,对人体健康也会产生影响。
    相对于其他器官,扁桃体基本没什么用,即使切除扁桃体也不会影响健康。因此,必要时可以切除扁桃体。
    2.胆囊
    胆囊的主要功能就是储存胆汁,胆汁中所含的脂肪酶有很强的消脂作用。如果没有胆囊,食用很油腻的食物,就会很容易被腻住。
    但是,胆囊很容易导致胆囊炎和胆囊结石的发生,一旦发作,会让人痛不欲生,所以很多人选择把胆囊摘除。
    胆囊切除后短时间内可能会影响到消化功能,但是时间长之后,胆总管扩张取代胆囊,除了吃油腻食物可能会稍微弱一些,其他生活基本上不会被影响。
    3.智齿
    大部分人在成年之后都可能会出现长智齿这种情况,智齿生长出来基本上没有作用。部分人智齿生长时可能会出现局部的疼痛感,甚至对牙龈组织造成损伤。
    让局部总是产生炎症,对正常生活造成影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拔掉智齿的方式来缓解病情。而通过拔掉智齿这种方式并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可以缓解局部出现的不良症状。
    4.鼻窦
    鼻窦分布在鼻腔旁边,不仅仅参与湿润和温暖吸入的空气,而且也支撑着头颅内部和脸部造型,减轻头颅重量。
    不过,鼻息肉、鼻中隔弯曲以及鼻甲肥大、伤风感冒、邻近病灶感染而造成鼻黏膜发炎肿胀,造成鼻腔内机械性障碍。
    使得鼻窦开口受到阻碍,引流不顺畅,从而引起鼻窦发炎。若鼻窦炎反复发作尽量手术切除,几乎不会威胁生命。
    5.阑尾
    阑尾也是人类的一种退化器官,位于腹部右下方,与盲肠相通,比较细小。由于阑尾是盲管,容易堵塞食物的残渣和粪便,因此特别容易引起阑尾炎,造成腹痛,甚至死亡,因此需要进行切除。
    为了以防万一,一些人在没有阑尾炎的情况下,也会将阑尾切除,切除之后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目前,生理学家目前还不完全清楚阑尾的功能。一些研究者认为,阑尾是无用的器官。

  • 04

    人体主要器官的衰老时间
    【大脑:35岁开始走下坡路】
    《PNAS》发表的研究显示,35岁是人类大脑的认知顶峰,其后便会显著下降。随着年龄增大,尤其是过了45岁,记忆力衰退和下降的情况将会愈发明显。
    预防大脑衰退的最好方式就是勤于动脑和思考,持续的学习可以让脑血管处于扩张和活跃的状态,促进了血液和营养的供应,有助于减缓大脑的衰退。
    生活中可以适当多吃一些含Ω-3脂肪酸的食物,如各类海产品。同时还要戒烟戒酒,烟酒中的有害物质能够导致神经元衰退以及损害脑组织。
    【心脏:在45岁时开始衰老】
    一般来说,当我们超过45岁时,很多人都会心悸和胸闷,并感觉我们的胸部总是有压迫感。我们的心脏与我们的饮食密切相关,如果总是喜欢吃高糖、高油、高盐的食物,我们的心脏会更快衰老。
    一般来说,肥胖的人,他们的心脏会不堪重负,并且容易患哮喘,他们会挣扎着爬楼梯,做了一点运动后就会上气不接下气。
    【肾脏:30岁左右逐渐衰老】
    尤其是肾小球滤过率可随着年龄增长而慢慢下降,不良的行为习惯可加快肾功能下降速度。平时应调整好饮食结构,每天的吃盐量不能超过6克。
    因为高盐饮食可增加肾脏负担,甚至因为高血压而诱发肾病。少吃红肉和加工肉类,其中的蛋白质可分解成众多代谢产物,增加肾脏承受的负担。保持适度运动和充足睡眠,避免滥用药物。
    【肝脏:70岁开始衰老】
    肝脏似乎是唯一能挑战衰老进程的器官,其再生能力很强,也是最后开始衰老的器官。所以常常在医学上有70岁的老爷爷给,20岁小伙子换肝脏的例子。
    应对方法:平时要忌油腻、辛辣、高脂肪的食物,多吃谷类食物、蘑菇、海带、青苹果等。保证充足、高质量的睡眠,适当运动。常按太冲穴、三阴交穴。
    【肺:20岁开始减弱】
    这是很多人都想不到的,因为我们一般到了40岁以后,走路才会气喘吁吁。
    其实人的肺部尤其是肺功能,从20岁的时候就开始走下坡路了,主要是由于控制呼吸的肌肉和肋骨逐渐僵硬,导致肺功能运转困难,肺的残气量也随之增加。
    再加上空气污染比较严重,还有一些不良的习惯,比如抽烟吸二手烟,平时运动量太少,这些因素都会导致肺活量下降。

淋巴瘤患者在治疗期间应该如何保持良好的心态?
淋巴瘤患者在治疗期间保持良好心态,核心是通过“主动掌控情绪、建立支持系统、聚焦可控小事”缓解焦虑,以下是具体可操作的方法...
淋巴瘤能治愈吗?
淋巴瘤能否治愈,核心取决于病理类型、分期及治疗规范性,部分类型和早期患者可实现根治,晚期或特定亚型则以长期控制为主。一、...
淋巴瘤各分期的治疗方法有哪些不同?
淋巴瘤的治疗方案需结合分期、病理类型(如霍奇金淋巴瘤HL、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身体状况综合制定,核心差异在于治疗...
淋巴瘤的分期
淋巴瘤的分期主要依据肿瘤侵犯的范围和淋巴结受累情况,通常采用国际分期标准AnnArbor分期系统,将淋巴瘤分为四期。具体...
保持均衡饮食对于预防淋巴瘤有多重要?
保持均衡饮食并非预防淋巴瘤的“决定性因素”,但它是降低淋巴瘤风险的重要辅助环节,通过支撑整体健康(尤其是免疫功能)和减少...
哪些食物可以预防淋巴瘤?
目前没有任何一种食物能直接“预防”淋巴瘤,不存在吃某种食物就可以避免患病的情况。不过,选择健康的食物、保持均衡饮食,能通...
预防淋巴瘤的生活方式有哪些?
预防淋巴瘤无绝对方法,但通过优化生活方式可降低风险,核心是增强免疫功能、避免明确致病因素暴露,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
淋巴瘤的形成原因
淋巴瘤的形成原因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是遗传因素、免疫功能异常、感染、环境及生活方式等多因素共同作用,导致淋巴细胞发生异...
淋巴结肿大,不痛才危险
我国淋巴瘤发病率逐年上升,但早期症状隐匿易被忽视。淋巴结肿大虽常见,但良性多伴疼痛,如感冒后颈部肿大,恶性(如淋巴瘤)常...
偶发性室性早搏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哪些饮食问题?
偶发性室性早搏患者的饮食管理核心是**“减少心脏刺激、维持整体心血管健康”**,无需过度忌口,但需规避明确可能诱发早搏的...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百科查询网所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若因此产生任何纠纷作者本人负责,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CopyRight©1999-2022 www.chaxunla.com All Right Reserved 闽ICP备2025112020号-2